2011年国庆节,在餐桌旁,年近六十的朱虎娃,吃着一盘香味四溢的红烧带鱼。“会战初期,员工离家远,单位特地从乌鲁木齐买来带鱼、虾和新鲜蔬菜。我吃着那盘带鱼很美味。”朱虎娃回想起到吐哈油田会战过的第一个春节说,“现在一线员工的伙食越来越好。”
现在在一线食堂,员工想吃什么基本都能得到满足,而且价格便宜。“实惠!”朱虎娃说,“员工吃得越来越好,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足。我快退休了,想起一线的伙食还真有些舍不得。”
“在一线宿舍,能洗热水澡,一个人能有十来平方米的空间,跟我在家里的条件差不多。”邹斌文说。邹斌文是鲁克沁油区的“老人”。“十几年前,在一线洗热水澡和有独立的私人空间,想都不敢想。”邹斌文说。
2000年在玉东稠油工区,邹斌文和3名同事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野营房里。在倒休回家前,他们就得收拾起各自的被褥给接班的同事腾床铺。夏天没有空调,冬天取暖设备一断电只好蜷在被子里。供水量也有限,洗澡是很奢侈的事。现在,采油厂在生产驻地专门建了一处集办公、食宿和休闲于一体的生活点。邹斌文和同事乐呵呵地搬进设施齐全的宿舍。
鄯善采油厂上百口井分布在哪......